学艺社区|艺术生在线学习交流中心
标题:
约翰尼斯·舒尔茨:好的布景总是空的 二
[打印本页]
作者:
赵又廷
时间:
2012-4-1 13:55
标题:
约翰尼斯·舒尔茨:好的布景总是空的 二
舒尔茨认为,人们往往错误地把幻觉想象成种视觉或形象,他以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斯》例指出:“莫扎特为遭遇海难的水手谱写了合唱‘pietal Numi,pieta’,它不仅是随便一首溺水合唱——而是莫扎特的溺水合唱。交响乐创造了海,死的水手在其中歌唱。”舒尔茨说如果在此之外想要表现波涛或水,那就是“同义重复的陷阱”。说:“真实的幻觉应产生于朗读剧本的方式,歌则是产生于音乐演奏或演唱的方式。幻觉空间被描写或作曲,幻觉或者虚拟应来自语言,来自唱。舞台应保持真实和冷静:它不该描绘或者甚峪,说明。”
舒尔茨的设计也往往会集中于一种具体景。在克莱斯特的《破瓮记》中,舞台设计只是一个不过两米的长方形扁盒子,顺着三个立面墙脚可以坐人的台沿。它有一种明确的商店橱窗效。舒尔茨这样解释自己的设计过程:“……它更一种反应,或者退一步说,一种概括。以此获得种万能钥匙或者基础,演出在其中或上面发生。《破瓮记》演出设计中,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的象性景观,而是创造临时性的地点——一种替代物——一个与汽车站没什么两样的庭院。”
这种概括“有时是一项严格的行动,当你一边进行创作一边释放你的奇思异想,你不能去做确切的东西。我不认为剧场是复制另一个地点的场所,剧场已经是一个地点。我所感兴趣的在于剧场本来就是一个地点。这与这些地点都在哪里相关,是在波鸿、柏林还是苏黎世?”舒尔茨认为,尽管越来越少,但是,在开始进行舞台设计时,注意不仅应该在文本上,而且应该在精确的演出场所上。“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的是,尽可能拥有相对严格的,包括观众席在内的,空的剧场模型。用几个小时观察体会空的舞台和座席。”空的舞台基本上展现的是某种洞穴般的黑暗。正是在这个基体上,剧场作为一个地点出现。“但是你常常与之对抗。这涉及抛开演出场所设置某种布局,也拉开与文本的距离。就是说,舞台设计应与文本和演场所保持独立。”
尽管这种独立性有时候行得通,但对于舒尔来说,没有真实的剧场还是难以进行设计。在柏林德意志剧院演出《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时,从第一次排练之前开始到舞台设计最终形成后来的样式,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占。一个白线勾勒的立方形被黑线悬挂绷紧在难观众席和舞台上方,道具由桌子和折叠椅组成。这个设计是几个月持续工作结果,在工作中曾试图在舞台上延展20世纪室内景——制作一些带有门、窗、扶手椅和沙发的美国大学环境的内景样式。如果导演格施和舒尔茨那个戏缺乏信心,或者如果格施不是充分依靠演员,他们也可能会以家庭酒吧和地毯作为最后方案。后来许多人看到的,却是一个并不写实的空的舞台结构。
另外的例子是舒尔茨与格施合作的《皆大欢喜》,这个戏被他们两次搬上舞台,2003年在汉堡,2007年在汉诺维。汉堡演出的剧场观众席带有许多漂亮的、新洛可可风格石膏造型和镀金装饰,在黑的舞台区域,黑绒覆盖的台枯板上堆放了20吨的砂。整个演出过程中,舞台上方有砂流不断地落下到砂堆上,直到演出结束还在持续。演出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木框被演员从砂堆中刨出,演员以把它搬来搬去,将它垂直豪或水平地举放,或者它直接安放在台板上,使它成为一个门径、一个框、一个剧场人口或是一个沙坑,一个拳击场,一条船。当然它也是演员自身的参照。在汉诺维演中,使用了一个1980年代建筑优势和劣势参半的剧场,舞台设计由近30米深的盒式封闭空间构成,侧墙、后墙、地板和顶部都用浅色的胶合板制。唯一保留的汉堡演出中的因素是流淌的细砂,景的顶部有个很小的洞,完美的、几乎看不见的流缓缓落下,漫及整个舞台芒台板,逐渐改变了演开始时非常空旷、洁净的空间。结尾时有三辆装着砂的手推车穿过台板。,这两台《皆大欢暮喜》的出由于相隔4年而有所不同,意味着舒尔茨和导演再次看待文本时的不同,也因为两个剧场条件的不同。在华丽的汉堡剧场里,4小时的演出消解了剧中复杂纠缠的叙述,演出本身更详尽,在形感上更加巴洛克风格,并且比在汉诺维严格的小时演出,有更多作为一台剧场演出的自我提。后者则显得更真实,可能比起汉堡演出方案的侈氛围更激烈和极端。这两个舞台设计想要造一种张力感,也造成与两个剧场的距离感。
欢迎光临 学艺社区|艺术生在线学习交流中心 (http://club.81ar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