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社区|艺术生在线学习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加入艺城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戏剧文化与中国文化发展 五

[复制链接]

2398

主题

0

粉丝

7228

积分

艺考研究生

Rank: 8Rank: 8

帖子
2399
日志
0
相册
0
威望
0
艺币
4829
积分
7228
艺考专业
美术
在读学校
北京美术学院
来自省市
湖北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8
最后登录
2012-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3:5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艺网 81art.com温馨提示】马上注册学艺网,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学艺术 立即注册学艺网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您也可以直接QQ登录…… :) 不要忘记寻找学艺网藏宝图哦! 关闭
早在2008年,戏逍堂就在猫扑网上发布公告,开始打造国内首部网络话剧。其剧本创意、对白都是从网上征集,男女主角由网友投票选举两位网友担纲。这种网络嫁接的创作形式,在2012年得到了延续。一些有关职场题材或爱情题材的小剧场戏剧,如《左爱右情》、《高朋满座》、《狂奔的蜗牛》、《向左爱,向右爱》等剧目,都是走的与网络嫁接的路子。从题材选择、故事编织、戏剧情境设置,一直到人物定位、性格、情感、语言等都是先在网上由网民们投票决定,然后再搬上舞台的。这种创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小剧场话剧的受众,同时,也使无形的网络文化有了一个有形的平台。这个平台,成功地把一部分习惯于蜗居在电脑前的“宅男宅女”变成小剧场的忠实受众,也使一部分观众对网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网络话题、网络语言、网络红人迅速进入小剧场舞台,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在这种互动中,小剧场戏剧的市场需求急骤上升,大量民营社团投观众所好,将网上热议话题、流行段子快速搬上舞台,用“雷人”剧名吸引观众。把话剧创作变成一条戏剧工业化的流水线,少则一周多则一月就能将网络热点搬上舞台。甚至网络红人也进入舞台,吸引眼球,成为卖点。
仅创作如此,评论、宣传、营销也都盯上了这更大、更快、更便捷的网络渠道。豆瓣网、宽度网、猫扑网、时光网等网站都相继成为了与话剧演出互动的平台。刊登演出信息、发布活动公告。建立网上票务中心、开辟戏剧评论板块等。网友通过点击鼠标实现查询演出信息、预选座位、网上订票、送票上门等业务,对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而言,无疑快捷又方便。
戏逍堂、三拓旗、雷子乐等几个比较成熟一点的剧社,或者与中国票务网、中国票务在线、中演票务通、中北票务网、永乐票务等几个比较大型的票务网站建立了业务关系,或者建立了自己的微博或网站。可以说,网络提供了舞台台与观众之间双向交流之外的另一个平台,互动性更强。网民们需要见面、需要谈资,小剧场正好提供了“扔砖”的实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网民或者说小剧场观众之间,他们与舞台上的演员之间实现着现场的、动态的、直接的交流,从而共同推动了它的发展。
网络的加盟给戏剧带来了变化。总体上看,网络写手主要由都市青年组成,与传统剧作家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干差万别,其创作因此有着相对广阔的视野与别样的风情。网络创作的个人化、情绪化、随意化、即兴化、无功利性等特征,冲击着传统的戏剧创作模式。而网络的共生性特质和民间亲和力,也使一种新的戏剧叙事方式脫颖而出。这类作品大多以颠覆经典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调侃的口气取胜,与传统戏剧作品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塑造人物的模式相去甚远。他们追求时尚、浅显,以及个人价值感的认同。内容平面化,风格活泼清新、自由随意,语言流行时尚、个性张扬,具有时代特征。
然而网络戏剧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建个体精神的同时,容易忽略对受众群体的心理关怀。在给剧坛带来了活力的同晦,也会因为追求娱乐性而导致社会责任的缺失。其作品往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缺乏深邃的社会意义、理性责任、人生感悟和深层的文化积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由,为戏剧回到天真、本色和诚实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为个性膨胀、创作失范大开了方便之门,这也构成了对网络戏剧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网络流行语传播迅猛、应用宽泛,不少“网络戏剧”就此兴致盎然地将热门网络用语一气堆上,但创作者却忘了网络用语的另一个特征——换代频繁。戏剧里的笑料成了网络流行语的慢动作回放,味同嚼蜡。如今此类戏剧艺术已面临市场拐点,假若没有自己的创新路线,很难逃脱城市快餐化的境地。
除网络创作外,戏剧的网络传播也引发了争议。一些私人剧社曾经在2012年尝试过话剧的网络直播,但鲜有坚持下来的,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直播的现场感不强。视频直播对于灯光、效弟畏的要求和舞台要求的有很大不同,如果通过互联网看戏剧,戏剧原有的艺术效果将会消失,互动性、参与性等小剧场戏剧的强项都无法实现,从而削减了戏剧艺术的魅力。但网络直播的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它突破了话剧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规模地增加了观众数量,打开了一扇创造更多可能性的门。在网络互动中,创作者、演出者和观赏春旨进行在线交流,无论是对创作,还是对欣赏,都是一件好事情。
戏剧作为一门制作成本、消费成本都居高不下的艺术,其在城市发展的瓶颈一是剧场,二是资金,如果说流动演出方式使剧场的问题还显得不不那么严重的话,资金则成为决定一部作品成败,或者说一个城市戏剧发展的最大问题了。长期以来,国营戏剧院团由国家拨款,民营戏剧院团则由民间资本赞助,或为企业高级定制成为戏剧获取资助的主要模式,而今,这一模式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打破了。在2012年,北京市政府的文化扶持资金首次对民营剧院团开放,开了时代风气之先。
2012年,在公共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文化局共同决定在尋年的事业经费中安排2000万元资金,连续5年将达到1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能够代表北京舞台艺术创作水平的优秀剧(节)目,用于推动北京市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2012年6月30日,北京市文化局发布了《北京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定额补助、定向使用等原则。
据了解,专项扶持资金由创作扶持资金、奖励扶持资金、项目管理资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创作扶持资金将按照剧(节)目设计制作生产相关费用的35%计算,每部不超过80万元;本次扶持资金35%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后续的奖励办法也一并出炉,即扶持资金将按照1:1的比例配套奖励在国家级评奖中获得重要奖项的剧(节)目。此外,每年还有3部公演1年内取得良好业绩的剧(节)目在得到专家委员会首肯后获得以奖代补的数额为每部100万元的政府财政资助。
此次扶持计划的一大亮点,在于首次面向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艺术创作与生产单位开放,扶持范围不再局限于北京市属院团。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和优惠。这一办法将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具备各不同所有制的艺术创作生产单位共同为繁荣首都的文艺舞台服务。
本文出自学艺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http://club.81art.com/task-25088-1-1.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艺术展览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学艺网温馨提示: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艺城

艺考咨询|艺考总动员|明星评选|艺考问答|手机艺考|艺术社区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明星博客 演员论坛 网站地图 藏宝图

明星代言 高端培训 在线教育 法律顾问:北京时代先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06064098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GMT+8, 2025-10-15 04:07 , Processed in 0.28094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本网站由北京学艺文化中心承办。为做大做强网站,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81968196

广告合作电话:010-81828388 13683139966 (陈老师) 商务洽谈电话:010-81968196

监督投诉电话:010-81968196 13161897008 (张老师) 信息处理电话:13683139966

联系QQ:81182745 353157718(李老师)MSN: star#iflove.com(把#换成@,张老师)

学艺网旗下网站,明星品质,响亮品牌,愿与您携手腾飞,一起共创大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