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034
- 日志
- 0
- 相册
- 0
- 威望
- 0
- 艺币
- 2013
- 积分
- 3047
- 艺考专业
- 艺术
- 在读学校
- 艺术学院
- 来自省市
- 江苏省
- 在线时间
- 3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3-23
- 最后登录
- 2012-4-15
 
- 帖子
- 1034
- 日志
- 0
- 相册
- 0
- 威望
- 0
- 艺币
- 2013
- 积分
- 3047
- 艺考专业
- 艺术
- 在读学校
- 艺术学院
- 来自省市
- 江苏省
- 在线时间
- 3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3-23
- 最后登录
- 2012-4-15
|
4、明快的音乐特征
全南县瑶族人民爱唱山歌。瑶族花棍舞的音乐多源自瑶族山歌,以三声音阶为主。瑶族山歌分“长面中”、“短面中”两种。长面中节奏较自由,大多数落音均为自由延长音。衬词较多;短面中较明快,多为3/8拍子节奏,节拍较为规整。音域不宽,多为四小节一句共四句十六小节的方整性乐段结构。两者音调都是由“domisol”组成,mido之间大三度的下滑音圆润自然。
受当地客家音乐的影响。常用乐器为笙、二胡、笛子、锣鼓等,多以男女对唱、合唱为表现形式。音乐有快有慢,快时强劲有力、轻松活泼,慢时旋律优美、舒缓委婉,歇与舞情韵相融,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歌颂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全南县瑶族花棍舞的审美意蕴
花棍舞蕴涵了全南县瑶族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优美动听的歌声,婀娜多姿的舞蹈以及节奏明快的音乐,描绘出一幅幅瑶族人民生活乐趣的美丽画卷。瑶族人对美的理解别出心裁,独具一格,追求“自然美”是瑶族花棍舞的审美基础和本色。无论是来自繁华的都市,还是乡村僻野。都会被这浓郁的美学情趣所感染,从中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
1、民族精神价值
全南县瑶族花棍舞再现了瑶族游山狩猎、种植苞米薯芋和培育香菇等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既有民族的血和泪。也有民族的自尊自爱自强,反映了瑶族人民热爱劳动、不畏艰险、热爱生活、顽强生存的民族精神。建国前,瑶族人民社会地位低下,遭受的压迫和苦难比汉族劳动群众更为深重,建国后,瑶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翻身作主人,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从此。瑶族人民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
2、文化艺术价值
全南县瑶族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瑶家人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服饰、语言和生活习俗。男衫黑色立领,对襟布扣;女衫蓝色斜开襟,陪以镶有花边装饰的短围裙。他们衣裤的衣领口、袖口、裤足边均装饰有两条平行白边。男性用2米多长、10厘米宽,两头绣有花饰的黑色围布裹头。女性用两块正方形的布叠合整齐,四边用彩线镶联,前面两角任其翘起,后面两角缩成半圆。做成略成三角形头帕,供结婚后戴扎,未婚女子则用彩条花巾扎束。瑶族服饰虽不追求色彩的鲜艳,但依然显得朴实而活泼。每逢喜庆节日,他们都会身着漂亮的瑶族服饰,忘情的跳起花棍舞,展现他们的民族风情和幸福生活。
3、旅游开发价值
2001年,由作曲家袁大位作曲,舞蹈家肖建荣、谢筱春编导的民族风情舞《瑶族花棍舞》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获奖;2002年,由赣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承办的赣南优秀民间民俗艺术调演中,歌甜舞美,风情浓郁的全南《瑶族花棍舞》,把瑶族明晰的舞蹈形象从大山深处带了出来,表达了瑶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2003年,在“腾飞全南”纪念全南建县100周年文艺演出中,全南县瑶族花棍舞表演队表演的舞蹈《花棍舞》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近几年来,赣南举办了几次重大的活动等,在活动中,都有花棍舞表演。国内外来宾都被花棍舞那精湛的技艺、精彩的表演所吸引并赞叹不已。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南县投资200多万元为瑶族同胞铺通了12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大力改善瑶寨的居住、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该县挖掘整理当地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以穿瑶族衣、吃竹筒饭、看花棍舞为主要内容的“瑶族风情一日游”线路,吸引了大量县内外游客。瑶山村景区已经形成为当地的旅游品牌。
瑶族花棍舞是赣南舞蹈艺术史上一块古老的瑰宝,是全南县瑶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全南县瑶族的土壤之中,是全南县瑶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全南县瑶族花棍舞的发展有待于更多的舞蹈艺术工作者去挖掘、研究和创造。从现代观念出发对艺术重新认识,促进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是所有门类艺术都面临的课题。把我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民间歌舞加工、创新,使它更适合时代的发展,符合历史前进的脚步是当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时代的发展会给全南县瑶旗花棍舞不断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让这朵绚丽的艺术奇葩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