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社区|艺术生在线学习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加入艺城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的彝族舞蹈 火把节介绍

[复制链接]

2398

主题

0

粉丝

7228

积分

艺考研究生

Rank: 8Rank: 8

帖子
2399
日志
0
相册
0
威望
0
艺币
4829
积分
7228
艺考专业
美术
在读学校
北京美术学院
来自省市
湖北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8
最后登录
2012-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6:09: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艺网 81art.com温馨提示】马上注册学艺网,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学艺术 立即注册学艺网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您也可以直接QQ登录…… :) 不要忘记寻找学艺网藏宝图哦! 关闭



       艺术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彝族舞蹈是彝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民族心理和审美趣味的综合产物。
  每逢喜庆假日和火把节,或收割完毕,农事稍闲的时候,彝族人民常在院坝里,草坪上,大树下,聚众踏歌。据《蒙化志稿》记载,遇节日或婚丧宴客“恒以笙箫夹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舞一人吹笙居中,以一二人吹箫合之,男女百人围绕唱土曲,其腔拍节皆视笙箫为起止”。巍山县南约十公里的巍宝山文昌宫内,有一座文龙亭,亭墩右侧壁上,有一幅踏歌壁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二百年前当地彝族人民踏歌的情景。这幅踏歌图,约长一点二公尺。用黑、红、黄、赭、蓝等色绘成,上半幅清晰完好;下半幅由于水渍,已不太清晰。据该寺《巍宝山文昌宫魁神、金甲殿碑志》载,该寺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此图似为建亭时民间艺人所绘,技巧虽不高,但反映的内容值得重视,画面的大致内容是:
  远山层叠起伏,近处有苍松一株,枝干横伸,盘虬如盖。苍松下,有宽阔的草坪,人们围成圆圈,正欢歌起舞。圈内三人,一人吹笙,笙口向上,一人笙举平肩,二人均右脚着地,左脚朝后抬起;另一人吹笛,抬左脚,三人均作奔舞之态,流动感较强。这是整个舞场的中心。其余舞者三、四十人,以这三人为中心,围成圆圈,男女相杂,携手起舞。圈顶男女二人面相向,戴笠帽,出脚扬手,舞姿生动;圈右多甩出右手,其中还有老者口咂长柄烟锅,右下方二人在用烟锅互相接火点烟;圈左松树下男女牵手起舞,出左脚。圈外站立三人,一人弹琵琶,一人扬扇,一人吹笙,似在助兴。整个舞蹈看来比较悠缓,自由。
  参加舞蹈者,男多着长衫,外罩领褂(有黄有黑),有的戴毡帽,有的戴瓜皮小帽,有的着皮靴,有的打绑腿;女的着坎肩,系黑围腰,多留辫,右上方一女子,黑衣,包头,白麻布裙,着云头鞋,是典型的彝族妇女打扮。来参加踏歌者似有群众,亦有官员;有彝族,亦有满族。
  
  彝族居住面广而分散,支系众多,多数世居山区,地理气候各异,山川阻隔,交通闭塞,多种民族混合杂居,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多种原因。在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生活习俗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产生了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如各地坝区或半山区的彝族,长期与汉族杂居,较多地吸收了汉族文化,不仅本民族语言消失,而且服饰、习俗与汉族没有大的差异。歌舞唱词用汉语,彝、汉民族能同唱一支歌,同跳一曲舞。
  世居交通闭塞的山区的彝族,与外界文化交流少,本民族的语言、服饰、习俗相对地保持得比较完整。由于山川阻隔所形成的隔山不同装,隔河不同俗,给歌舞、音乐带来除古朴粗犷的共性外艺术表现各具特色的地区风格。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对于保留有原始痕迹,古朴粗犷、乡土气味浓厚的民族民间歌舞,尤有探讨、研究、升华的价值。
  古往今来,火把节之夜的狂欢,不知驱走了多少烦恼和忧愁,不知带来了多少欢乐和幸福,从古到今在火把节之夜传唱的歌舞亦数不清,道不尽,它穿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时空,从古传到今,它展现的是彝族儿女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本文出自学艺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http://club.81art.com/task-27171-1-1.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艺术展览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学艺网温馨提示: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艺城

艺考咨询|艺考总动员|明星评选|艺考问答|手机艺考|艺术社区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明星博客 演员论坛 网站地图 藏宝图

明星代言 高端培训 在线教育 法律顾问:北京时代先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06064098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GMT+8, 2025-10-15 11:55 , Processed in 0.41121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本网站由北京学艺文化中心承办。为做大做强网站,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81968196

广告合作电话:010-81828388 13683139966 (陈老师) 商务洽谈电话:010-81968196

监督投诉电话:010-81968196 13161897008 (张老师) 信息处理电话:13683139966

联系QQ:81182745 353157718(李老师)MSN: star#iflove.com(把#换成@,张老师)

学艺网旗下网站,明星品质,响亮品牌,愿与您携手腾飞,一起共创大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