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社区|艺术生在线学习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加入艺城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间舞基本动作 东北秧歌膝的屈伸教学要点

[复制链接]

2398

主题

0

粉丝

7228

积分

艺考研究生

Rank: 8Rank: 8

帖子
2399
日志
0
相册
0
威望
0
艺币
4829
积分
7228
艺考专业
美术
在读学校
北京美术学院
来自省市
湖北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8
最后登录
2012-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6:12: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艺网 81art.com温馨提示】马上注册学艺网,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学艺术 立即注册学艺网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您也可以直接QQ登录…… :) 不要忘记寻找学艺网藏宝图哦! 关闭
东北秧歌是汉族民间舞的一种,它的风格特点可概括为:“艮劲儿”、“浪劲儿”、“美劲儿”。体现这一风格特点的关键是脚下的踢步,而踢步又是由膝部的屈伸引发而来的,即在屈伸的同时进行踢步,所以,东北秧歌中膝的屈伸也影响着舞蹈的风格。

东北秧歌中的屈伸多为提压式屈伸,如前踢步、后踢步、顿步,不同之处只是在节奏重拍的处理上和脚运动的方向上。这种提压式屈伸在准备动作时,膝部的直——微屈是有控制的,其中孕育着一种短促而有弹性并带有一种提压式的屈伸力量。踢步在瞬间的屈膝和出脚之后,接下来便是一种缓慢的膝伸和稳稳的收脚,从而形成“出脚急、落脚稳”的动感特点;顿步中的屈伸力量较短促而有弹性,与此同时双膝存有反弹的力量,也就是重量下压并迅速提起,有了这种特殊的屈伸动律,再加上舞者手臂的绕花及躯干协调颤动式的起伏和扭动感,就把东北秧歌“艮、俏、浪”的独特美感活生生的表现出来。所以在东北秧歌中,只有先解决了舞者膝部的这种提压式屈伸,才能体现出膝的这种自下而上的连锁反应的协调训练,体现出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通过对以上几种民间舞蹈分析来看,膝的不同屈伸动律制约着民间舞不同风格的显现:“颤”屈伸、“柔”屈伸和“硬”屈伸在藏舞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藏舞中弦子和谐优美、踢踏的欢快及锅庄粗犷奔放的风格韵味是在较好把握上述膝部三种屈伸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而在胶州秧歌膝部柔韧性的屈伸贯穿于最基本的“三道弯”体态中,将脚下碾动产生的自下而上的力流慢慢向上延伸逐渐贯穿至全身,从而较好的体现了胶州秧歌的典型性风格特点;在维吾族舞蹈中,点颤式屈伸,一步两颤一小一大屈伸动律有机结合,同时加之膝部所应具备的既有控制又富有内含的弹性,使得达到脚下“微颤而不窜”的动律特点;东北秧歌独有的风格特点,即“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也正是在舞者膝部进行提压式屈伸的基础上产生的。故,把握好膝的不同节奏、速度、力度的屈伸是掌握各民间舞动律风格的主要环节及关键。



本文出自学艺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http://club.81art.com/task-27179-1-1.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艺术展览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学艺网温馨提示: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艺城

艺考咨询|艺考总动员|明星评选|艺考问答|手机艺考|艺术社区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明星博客 演员论坛 网站地图 藏宝图

明星代言 高端培训 在线教育 法律顾问:北京时代先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06064098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GMT+8, 2025-10-15 06:52 , Processed in 0.05505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本网站由北京学艺文化中心承办。为做大做强网站,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81968196

广告合作电话:010-81828388 13683139966 (陈老师) 商务洽谈电话:010-81968196

监督投诉电话:010-81968196 13161897008 (张老师) 信息处理电话:13683139966

联系QQ:81182745 353157718(李老师)MSN: star#iflove.com(把#换成@,张老师)

学艺网旗下网站,明星品质,响亮品牌,愿与您携手腾飞,一起共创大业!

回顶部